有位社群會員和我說,他是一名傳統企業的老總,這幾年發現身邊很多傳統企業都成功轉型進入了微商行業,于是他最近也想起盤一款微商產品。但現在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不知道應該選擇什么樣的產品進軍微商市場。他問我,品牌選品時應該從哪些角度去思考?

關于如何選擇微商產品,是每一個品牌方都比較傷腦筋的事情,因為選品對于品牌方而言真的很重要。如果產品選對了,那么起盤會變得事半功倍;如果產品選錯了,可能會多走很多彎路。這是很多選對產品和選錯產品的品牌方給我的經驗總結,無數成功和失敗的品牌案例也證明了選品的重要性。

在微商行業如火如荼的這幾年,微商的產品品類越來越豐富,諸如護膚類、母嬰類、針織類、美食類、農特類、大健康類等等,有太多的產品進入微商行業,且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業績。

理論上說,任何一款產品都可以進入微商行業,都可以在微商行業中銷售。但這并不意味著進入微商行業的每一款產品都可以賣得好。事實也告訴我們,有些產品的確不太適合在微商行業中銷售。

從最近幾年的品牌操盤經驗來看,好賣的微商產品都具備類似的共性,這些共性可以作為品牌方選擇產品的參考依據。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我會把這些具有共性的選品要素,以及我在幫品牌方選擇產品時積累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由于內容比較多,選品課程預計要六堂課才能講完,今天我們先來講第一個板塊內容:產品的人群定位。

有些品牌方在選品的時候從來不做市場調查和目標人群分析,選品原則基本依靠自我喜好,習慣性的用既有經驗去選擇產品。

例如,有些轉型的品牌方在做微商之前,原本是在電商或實體行業做某款產品的,在微商選品的時候習慣性的選擇了同類產品進軍微商市場。這些品牌方往往自我感覺,他們的產品在電商或實體能做好,在微商市場也一定沒問題。

但諸多經驗告訴我們,微商行業的選品相比電商或實體行業有著不同的人群定位,電商或實體賣的好的產品,在微商市場未必賣得好。從這幾年的已有案例來看,某些傳統大牌企業采用同類產品策略進軍微商后,有些不符合微商選品規則的品牌都陸續宣告失敗退出了微商市場,或在微商市場苦苦掙扎。

對于想進軍微商市場的品牌方,我的選品建議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無論你之前是做什么產品的,無論你的產品賣得多么好,都不要有繼承思維。品牌方應該按照微商市場的選品規則,根據微商市場的人群喜好,重新選擇合適的微商產品。

如果品牌方既有的產品符合選品規則,那再好不過,針對微商市場開發同類產品即可。如果品牌方既有的產品不符合選品規則,那就拋棄繼承思維,重新開發針對微商市場的產品,利用現有資源去開拓市場。

在微商市場的選品研究中,品牌方一定要對微商市場的目標人群進行精準的定位,這是微商選品的關鍵環節。因為只有掌握了微商市場的人群定位,品牌方才能知道哪些產品適合微商市場,否則一切選品的探索和研究都是扯淡。

微商產品的人群定位主要從兩個方面來探究:第一個方面是消費者的定位,第二個方面是代理商的定位。消費者愿意買的,代理商愿意代理的產品就是品牌方要去開發的產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消費者和代理商的人群定位決定了品牌方的選品方向。

小胖微商課堂:微商升職記:進階版

¥39.2

購買

消費者的人群定位

對于品牌方而言,只有搞清楚了微商市場的消費人群屬性,才能知道產品有沒有市場。在微商市場中,消費者的人群屬性不能采用傳統的方式來判斷,因為微商市場的消費人群有著特殊的屬性,一款產品的消費人群并不等于微商市場的消費人群。

例如微商起盤營銷策劃,判斷某款產品的消費人群一般依據的是誰會買我的產品,但如果把產品放進微商市場,會買你產品的并不一定都是潛在消費者。這里的消費者必須有一個前提限定,那就是愿意接受微商渠道的消費者。

由于微商屬于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加之微商初期的野蠻發展,導致有些消費者對微商渠道的產品存在偏見,出現暫時性的不接受。雖然近幾年微商產品的覆蓋人群和愿意買微商產品的人數也在逐漸增加,但相比實體和電商行業,微商的消費人群目前來說相對要少一些。

所以,在判斷某款產品在微商渠道是否有市場時,對消費人群的定義必須加一個渠道限定。例如,如果以前思考的是消費人群是否會愿意購買我的產品,那放進微商市場應該思考的是微商渠道的消費人群是否會愿意購買我的產品。

接下來,我們簡單的分析下微商市場的消費人群屬性。通過對人群屬性的分析,可以方便我們進一步確定微商產品的相關屬性。在很快發布的《中國微商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中顯示,年輕化、中低收入、女性為微商主要用戶群體,這些群體是微商消費市場的主力軍。

調研數據顯示:最近一年購買過微商產品用戶25-30歲占比32.0%;其次是18-24歲占比26.5%,31-35歲占比21.5%。從年齡占比來看,微商用戶整體偏于年輕化。

從不同性別來看,71.7%的女性用戶最近一年購買過微商產品,66.1%的男性用戶最近一年有過購買行為。從數據來看,女性用戶滲透更高,女性更偏愛購買。

微商用戶中以企業一般職員居多,占比29.7%,其次是自由職業者和私營企業主,占比19.6%。用戶屬于中低收入人群,主要個人月收入集中在5000元以下,其中3000-4999元占比31.1%,3000元以下用戶占比27.4%。從用戶群體來看,企業白領、中低收入為微商主要用戶群。

在用戶城市分布上,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用戶滲透率更高,占據近半數,占比46.5%。其次是二線城市占比28.8%,一線城市占比24.7%。

以上就是微商消費人群的一些基礎屬性,調研數據可以作為品牌方開發產品的參考依據。在微商品牌運營中,底層易動銷是微商品牌能夠持續發展的源動力,越是滿足上述消費人群屬性的產品,越容易被微商消費人群所接受和購買。

代理商的人群定位

搞清楚了微商消費者的人群定位后,我們還要了解清楚微商代理商的人群定位。從某種意義上說,對于品牌方而言,代理商比消費者更為重要,因為微商模式是一個重代理的招商模式。

對于品牌方而言,我們更多需要直面的并不是消費者,而是代理商,真正需要直面消費者的恰恰是代理商。在微商代理模式中,品牌方不會直接把產品賣給消費者,而是批發給代理商,由代理商賣給消費者。

可以說,如果品牌方招不到代理商,產品即使符合微商消費人群的定位,也難以暢銷市場。所以,研究并掌握代理商的人群定位非常重要。作為品牌方,我們要了解清楚哪些人群會是微商的從業人群。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在我國網民群體中,學生最多,占比為26.0%;其次是個體戶和自由職業者,占比為20.0%;公司的管理人員和一般職員占比合計達到11.8%。這三類人群的占比和排序在最近幾年都保持相對穩定。

綜合中國網民三大群體和現有微商從業人群的分析,我們發現以下五類人群最適合做微商:

全職太太和全職寶媽

我們把不工作、在家照顧家庭的女性稱作全職太太。一部分全職太太是為了照顧好家庭和孩子而放棄工作,而另一部分則是因為生孩子而被解雇,等孩子大一點了又因為與社會脫節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成了全職太太。

所謂寶媽就是寶寶的媽媽。有調查顯示:嬰幼兒在三周歲之前是離不開母親的,否則長大后會因為童年時和母親接觸較少,而和母親關系疏遠,所以很多女性在生完寶寶后的三年內會選擇作為一名全職寶媽專心照顧孩子。

無論是全職太太還是全職寶媽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工作,把全部都奉獻給了家庭和孩子。因此,她們的空閑時間也會相對較多,有足夠可支配的空閑時間去發展微商事業。

有人說,作為一名全職太太或寶媽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因為成為全職太太或寶媽,有可能要承受生活枯燥、失去生存能力、失去自我、最終可能失去寵愛的風險。為了避免這種風險,人們提倡女性要三獨立,即思想獨立、能力獨立、經濟獨立,獨立的女性才是最美的。

但很多時候,選擇成為一名全職太太或全職寶媽,往往存在著一定的現實情況的需求,或者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如何讓全職太太或寶媽在照顧家庭和孩子的同時,能夠實現自我獨立呢?微商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在我創立的微商社群中,全職太太和寶媽占比40%,她們在微商事業中都有不錯的成績。一方面可以緩解老公的工作壓力,貼補家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廣交好友,實現自我價值,不僅能夠實現女性的自我獨立,還能讓家庭生活變得更加的幸福美滿。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全職太太和寶媽不僅有充足的時間去從事微商事業,還有足夠多的動力想把微商事業做好。這也是為什么在微商從業者中,全職太太和寶媽會一度成為微商主力軍的原因之所在。

在校大學生和高校畢業生

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大學空閑時間真的很多。很多在校大學生尤其是家境一般的往往都會選擇通過勤工儉學來緩解父母的壓力。

在這些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會將父母給的生活費或勤工儉學賺來的錢作為在校創業的資本,而微商創業降低了在校大學生創業的門檻和風險,成為了一種合理時髦的選擇。甚至越來越多的大學把微商創業作為在校大學生實訓項目之一。

大學畢業生現在多如牛毛,每年的畢業人數都會同比增加幾十萬人,以至于每年的畢業季都變成了失業季。與此同時,新增就業崗位明顯不足,這意味著一部分高校畢業生會面臨失業或者找不到適合自己崗位的困境。

在這種背景下,各級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微商創業無疑成為諸多畢業生的一種創業新選擇,也得到了各級地方政府部門的創業支持。

希望實現創業夢想的有志青年

我給有志青年特意加了一個限定詞,希望實現創業夢想。創業的人很多,但是能夠實現創業夢想的人不多。根據市場調查,我國的創業成功率僅有5%,創業瓶頸主要體現在資金不足、經驗不足、資源缺乏和機會缺乏上。

在這樣并不高的概率中,青年創業者如何提高自身創業的成功率呢?有句話說得好,上帝關閉一扇門的同時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戶,這扇窗戶就是誕生于移動互聯網下的微商。微商創業無疑成為青年創業者突破創業瓶頸的有力武器。

不滿足現狀的在職者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從事的職業也許并不是他自己選擇的,也不是他自己喜歡的,只是迫于就業和生計不得不在崗位上埋頭苦干。目前,大部分的在職者都面臨工作辛苦但收入低,工作地點和時間不自由,這群在職者擁有較強的賺錢欲望。

很多時候,尤其是在同學或朋友聚會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些同學或朋友明明以前成績或資質不如自己,可現在卻創業當老板了,而自己只能羨慕嫉妒恨,這種滋味我想很多工作的人都有體會。

讓一位在職者創業,也許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因為創業意味著要舍棄現有的工作,如果創業失敗了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有沒有一種選擇可以既不舍棄現有工作又可以去創業呢?微商創業無疑成為了現階段滿足此類需求的解決方案。

實體店老板和網店店主

全職太太和寶媽雖然被公認為是最大的微商從業群體,但從品牌方的角度來思考,微商行業最優質的從業群體并不是她們,而是實體店老板和網店店主。

從認知培育角度來看,實體店老板和網店店主相較微商而言,只不過是商業渠道不同而已,但本質上都是生意人。所以,這類人群更容易接受微商行業,基本不需要過多的培育,因為他們比較容易看懂商業模式,不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反觀其他從業人群,容易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對微商行業認識模糊,品牌方需要花一定時間去培育微商行業觀。

從人脈資源角度來看,實體店老板和網店店主的資源力在微商從業群體中屬于最優解,這也是為什么我認為這類人群是微商最優質從業群體的重要原因。這類群體在上中下游都具有非常可觀的人脈資源:上游有批發商資源,中游有同行店家資源,下游有客戶資源。試想,如果品牌方在起盤前期能夠招募到這類人群做種子代理,只要運營策略得當,品牌發展的速度將是質的飛躍。

在移動互聯網加速發展的時代,實體和電商行業都處于競爭白熱化狀態,中小實體和電商創業者的經營現狀越來越窘迫。此時,如果這些商家在現有渠道中增加微商渠道,勢必會大大改善目前的經營窘迫。試想,以前的批發商總是高自己一頭,同行都是競爭對手,客戶永遠都是客戶,但現在增加微商渠道后,這些上中下游的人脈資源都有機會轉化為自己微商渠道代理產品的客戶和代理商。

事實也證明,實體店老板和網店店主這類群體加入微商后,相比其他從業群體,往往都是發展得最快的一批代理商。因為他們擁有先天的資源優勢,只是過去缺少一個理由去調動那些資源,而現在微商模式的出現,讓他們有機會去重新激活這些資源。

以上就是五類最適合,也是目前從事微商的主流人群,這五類人群也許會存在一定的重合,我們就暫且忽略這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人群創業的成功率會相對較高,因為他們都有想創業的動力和理由。品牌方在招商過程中,要把招商的重點多聚焦于這五類人群。

品牌方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微商消費人群的屬性,還要考慮到微商代理商的人群屬性。我們要針對性的開發讓代理商愿意代理微商起盤營銷策劃,讓消費者愿意買的產品。

在微商行業中,存在一種現象叫“消費即代理”,意思是說,微商產品的消費者如果使用產品滿意后,往往會選擇成為代理商。事實也證明,很多代理商都是從消費者開始的,代理商和消費者在某些時候是同一人群。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消費者有可能成為代理商,代理商首先必須是消費者。

三媽人群市場定位

在我的《微商升職記》入門版書籍中,有一篇關于微商如何選品的文章,這篇文章是從代理商的角度去教大家如何選品。在諸多選品建議中,有一條是“產品要有大眾化屬性,受眾人群要多”。

所謂產品的大眾化屬性,簡單的理解就是,產品的覆蓋人群必須廣。產品覆蓋人群的基數決定了產品的銷量,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努力、同樣的方法,產品覆蓋人群大的產品一定會比覆蓋人群小的產品銷量多。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微商都喜歡選擇母嬰類、護膚類和保健類產品的原因之一。

當然,覆蓋人群小的產品并不意味著在微商中就沒有出路,我們可以通過深耕細作的方式打造產品的個性化,這樣即使是覆蓋人群小的產品,也可以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微商路。

在微商書籍和自媒體文章中,分析品牌方選品的相關知識點雖然不多,但是分析微商代理商選品的知識點卻很多。實際上,我們只需要逆推下微商代理商選品的知識點就可以得出品牌方選品的知識點,因為微商代理商選品的原則就是品牌方在開發產品時需要參考的標準。

通過上述微商消費者和代理商的人群屬性分析,再結合目前微商的從業人群現狀,我們發現有三類群體值得關注,這類群體我們習慣性的稱呼為“三媽人群”。

所謂三媽人群,常指寶媽、辣媽和大媽。這三類人群需求的產品正好符合“大眾化和受眾多”的要求。接下來,簡單的講解下這三類人群的相關屬性。

寶媽人群屬性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母嬰市場的潛力很大。對于做母嬰產品的品牌方,寶媽不僅是零售對象,還是招商對象。這種二合一的對象,如果品牌方善于運營,很容易做起來,而且裂變的速度會很快。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做母嬰產品的微商品牌方很多,像我今年接觸到的品牌方,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做母嬰產品的。母嬰市場作為微商市場的大蛋糕,仍然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空間等待開發。

辣媽人群屬性

辣媽典型的特征就是愛潮流,追時尚。辣媽是微商市場中時尚品類的消費主力軍微商起盤營銷策劃,比如微商的護膚類產品,就得益于辣媽的熱情消費。同時,在消費即代理的驅動下,辣媽也是繼寶媽之后又一大微商從業人群。

大媽人群屬性

大媽的力量不容小覷,她是繼寶媽、辣媽后的微商第三大消費主力,像日用品、保健品、生鮮水果等農副產品,都是大媽的消費產品。

縱觀整個微商市場,無論是微商產品的消費人群,還是微商從業人群,女性都占了大半壁江山。所以,如果品牌方想迎合微商市場,上面的三媽人群以及對應的消費產品都是值得參考的要素。可以這么說,在微商市場中,得三媽者,得天下。

當然,這里不是說你非要做女性產品,男性產品能不能做呢?也可以做。像我最近接觸到的一些做酒水類和男性保健類的品牌方,他們也做的很不錯。可以這么說,在微商行業中,女性市場相對而言要好做一些。畢竟,微商的從業人群和消費人群都是以女性為主。

在微商的商業模式中,銷售人群決定著消費人群,加之消費商升級為銷售商的趨勢逐漸加強,消費人群又反決定著銷售人群。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新創品牌,或者品牌起盤資金有限,在產品選擇上建議采取穩健策略,可以選擇做女性市場,尤其是三媽人群市場。

在消費力上有這么一個排序:女人>兒童>老人>狗>男人 這個消費力的排序很明顯的被微商市場所驗證,這也是為什么護膚類、母嬰類和保健類產品在微商市場中占比這么大的原因。

小胖微商課堂:微商升職記:入門版

¥39.4

購買

現有渠道資源定位

品牌方在選擇產品的時候,除了要考慮上面的一些選品要素外,還需要考慮現有的渠道資源。例如,有些品牌方在做微商之前,本身就有較強的客戶渠道資源。此類情況的品牌方,在滿足上述選品要素外,還要根據已有渠道資源開發適合自己客戶資源的產品。

我有一個社群會員,她在做自己的品牌之前是另外一家微商品牌的頂層代理。在做代理商期間,她的團隊發展的非常快,鼎盛時期團隊成員已過萬人,一度成為所在品牌的第一大團隊。后來由于和品牌方產生了一點矛盾,有了另起爐灶的想法,于是找到我的團隊幫他們起盤新品。

在起盤新品的時候,創始人面臨著選品的困惑,是繼續選擇之前代理品牌的同類產品,還是根據市場定位選擇自己更認同的產品。在和她所在團隊的核心代理商進行了多次討論后,當時我們給的建議是采用同品類的過渡策略。

首款起盤產品依然穩健的選擇之前代理品牌的同類產品,好處在于可以順利的把前品牌的代理團隊成員平移進新品牌。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創始人的前代理團隊成員更愿意接受同品類產品,同時也可以減少前期的產品教育成本。

通過前期我們團隊的運作和品牌方的努力,新品起盤后的三個月內,順利平移了原代理團隊95%的成員。在起盤第二款產品時,品牌方根據市場定位重新選擇了新品類產品,代理團隊也順利的全部過渡到新品類產品的代理中。

這里運用的策略其實很簡單,雖然品牌方一開始更想直接起盤新品類產品,但是考慮到原有團隊成員的適應程度,我們還是采用了穩健的同類產品過渡策略。

因為微商的團隊相對而言是比較松散的,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歸屬關系,一旦平移不成功,品牌方很有可能會失去原有代理團隊成員。這種案例在微商中經常發生,前一個月還是萬人團隊長,下一個月就變成了孤家寡人。

所以,首款產品的起盤并不是品牌方真正的戰略產品,而是為了順利平移原有團隊而特別設計的產品。當團隊順利平移以及利用原有團隊快速變現后,第二款產品的起盤才是品牌方的真正開始。

好,這就是品牌選品系列課程的第一堂課,品牌選品課程大概需要六堂課的時間才能講解完。下一堂課,我們會講品牌方在選品時如何來制定產品的定位策略。

版權聲明:本文為微商導師胡小胖原創文章,轉載請保持本聲明及標題和內容原封不變,并注明原創作者胡小胖,嚴禁私自改編為己用,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